
中美史诗级贸易战打响:145%关税重压下中国经济如何实现逆势突围
当美国在2025年4月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推高至145%,甚至个别产品累计税率达245%时,全球市场为之震动。 然而,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为“史诗级贸易战”的博弈,并未如美国所愿击垮中国经济。 相反,中国以一系列精准反制与战略调整,让美股连续暴跌、国内物价飙升的美国尝到了“搬石砸脚”的滋味。
2025年3月,美国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名,对加拿大、墨西哥及中国三大贸易伙伴同时发起关税攻击。 其中,对中国商品分两轮加征税率至145%,并对起重机等特定产品额外征收100%关税。 白宫宣称这是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的必要手段,但现实是美国道琼斯指数连续两天暴跌超过1500点,民众因物价飞涨囤货抗议。
中国的反击迅速而果断。 4月10日,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全部进口商品加征34%关税,随后将税率提升至125%,并同步推出稀土出口管制、暂停美企农产品输华资质、将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等组合拳。 尤其关键的是,中国对钐、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——这些矿产是芯片、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原料,直接击中美国高科技产业软肋。
美国试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土制造业,但结果适得其反。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,美国通胀率因关税上升1.5个百分点,每个家庭年均多支出1200美元,经济衰退风险达50%。 更讽刺的是,美国农民虽支持特朗普,却因中国转向巴西、阿根廷采购大豆而损失惨重,政府补贴上限仅3.5亿美元,远不足以弥补缺口。
美国内部矛盾也随之爆发。 纽约州、加州等11个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关税政策“违法”;全美50个州掀起“住手! ”抗议活动,啤酒厂主特尔比斯特因成本上涨40%被迫关闭工厂。 甚至财政部长贝森特因反对关税政策被边缘化,一度考虑辞职。
面对冲击,中国的底气来自两大支柱: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与供应链自主可控。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.4%,对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21.8%降至14.7%,而对东盟、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贸易占比分别升至16.4%和47.8%。
中国企业快速转向内销与多元化市场。京东、阿里等平台协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;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等“新三样”出口猛增,中国汽车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。 同时,中国通过自贸试验区对接全球新供应链,中欧电动汽车谈判、中国-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落地,为外贸打开新空间。
美国的单边主义意外加速了全球贸易重心东移。 2025年“南南贸易”增速达8%,高于全球平均水平;亚洲贡献了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份额。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34%,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扩大,全年贸易顺差突破1.2万亿美元。
甚至美国盟友也开始“绕开美国”寻求合作。 日本公明党党首带首相亲笔信访华,强调“不与中国接触是愚蠢的”;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公开反对对华脱钩。 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警告:“关税战已让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受打击最重的经济体。 ”
2025年5月,中美在日内瓦达成临时协议,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%降至30%。 然而,这仅是90天的休战。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强调:“谈,大门敞开;打,奉陪到底。 ”
这场博弈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短视:用关税解决结构性矛盾,反而加速了自身孤立。 而中国则以稀土管制、内循环强化、全球合作网络,证明了应对高压时的韧性。 正如一位加拿大抗议者所言:“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,但做美国的盟友却是致命的。 ”当世界贸易组织警告中美贸易可能锐减80%时,中国已用行动表明:没有谁能在封闭中强大,唯有在开放中共赢。
易云达配资-靠谱的配资平台有哪些-配资app排行-配资114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